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台灣南島民族誌研究
Studies of Austronesian People in Taiwan 
開課學期
102-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王梅霞 
課號
Anth5088 
課程識別碼
125 U28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水源人1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區域民族誌課程。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3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21Austronesia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這門課程透過民族志的討論,引導學生思考人類學理論如何透過不同角度來思考台灣南島社會文化性質?並且從區域研究的角度,透過與「南島語族」(the Austronesian-speaking peoples)的研究對話,呈現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的重要性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而,就台灣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希望學生思考資本主義及國家的發展與當地社會文化相互轉化的過程。

 

課程目標
首先進行民族誌的閱讀及討論,進而透過下列議題引導學生探討臺灣南島民族研究的獨特性。
1. 將臺灣南島民族分類為「階級性社會」和「非階級性社會」的目的及限制為何?這種分類是否假設了社會的封閉性與自足性?應該如何從歷史脈絡重新思考「族群」的界定與「社會」的性質?還有,如何就台灣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探討國家、資本主義、世界宗教與當地社會文化相互轉化的過程。
2. 透過親屬、宗教、政治、經濟這些分支來掌握社會文化性質是否適切?當地人如何界定這些領域的範疇(category)?是否可能超越這些分支,從人觀、空間、時間、物質文化等角度來重新思考社會文化性質?進而,如何透過這些面向掌握各族群歷史記憶的機制?
3. 從區域研究的角度,將透過與「南島語族」(the Austronesian)的研究對話,呈現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的重要性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尤其針對某些議題深入分析,例如:家屋、薩滿、獵首、權力的性質。
4. 目前臺灣南島民族研究的重要課題為何?研究單位的重新界定(例如區域研究)、理論的深化(例如情緒研究)、應用的議題(例如發展研究)等不同關懷焦點能否相輔相成?
5. 在社區營造、生態保護、文化觀光的潮流下,臺灣原住民族所面臨的是轉機、抑或困境?臺灣南島民族的「發展」是什麼?人類學知識能否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與可能性?
 
課程要求
上課同學必須事先閱讀該週必讀,並參與課堂討論。每組須選擇四週作課堂報告,並寫成書面報告,在該週上課結束時繳交。學期中繳交一份研究報告,主題須先與授課老師討論。再以期末考測驗學習成果。

評量方式:
平時成績(課堂報告、討論、四篇書面報告) 30%
期中報告 30%
期末考 4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第一週 課程簡介 (9月9日)

第二週 台灣南島民族導論 (9月16日)
如何將臺灣南島民族分類為「階級性社會」和「非階級性社會」?不同性質社會在歷史變遷過程中是否有不同的適應
機制?「階級性社會」和「非階級性社會」的區分是否有其限制?你能夠提供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社會文化嗎?
必讀書目
黃應貴
1986 臺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 黃應貴編, 頁3-43。 台
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黃應貴
2006 進出東台灣:區域研究的省思。 收入黃應貴著,《人類學的視野》。 台北:群學
2006 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 收入黃應貴著,《人類學的視野》。 台北:群學

第三週 泰雅族 (9月23日)
日本殖民政策對於泰雅族社會的影響?gaga的多重意涵為何?在社會變遷過程中,當地人如何透過重新詮釋及實踐
gaga來呈現其主體性?「紋面」與「織布」在傳統及當代社會所具有的意義為何?
必讀書目
王梅霞
2003 從gaga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 台灣人類學刊 1(1):77-104。
2006 《泰雅族》。台北:三民。
2009 從「交換」看族群互動與文化再創造:日治初期苗栗地區泰雅族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71︰93-144。
官大偉、林益仁
2008 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 69:109-
142
放映影片
司馬庫斯
延伸閱讀
李亦園
1962 祖靈的庇蔭—南澳泰雅族人超自然信仰研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4:1-46。
1963-4 南澳的泰雅人(上、下冊)。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5-6號。
陳茂泰
1986 從旱田到果園:道澤與卡母界農業經濟變遷的調適,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論文集,黃應貴編, 頁333-
369。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山路勝彥
1986 臺灣泰雅賽德克族姻兄弟和己身孩子關係的認定,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論文集,黃應貴編, 頁599-
623。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7 泰雅族的慣習法與贖罪、祭祀及共同體。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 出版)。
王崧興 (黃智慧 譯)
1986 非單系社會之研究,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論文集, 黃應貴編, 頁565-597。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
衛惠林
1963 泰雅族的父系世系群與雙系共作組織, 臺灣文獻14(3):20-27。
折井博子
1980 泰雅族噶噶的研究。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蕾
2005 泰雅人的家:共食與餵養。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Carrithers, M., S. Collins & Lucks (eds)
1985 The Category of the Person: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bson, T.
1986 Sacrifice and Sharing in the Philippine Highlands.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Sahlins, M.
1981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 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andwish Islands Kingdom.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Wagner, R.
1989 The Fractal Person. In Big Men & Great Men: Personifications of Power in
Melanesia, M. Godelier & M. Strathern, eds., pp. 159-17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athern, M.
1987 Producing Difference: Connections and Disconnections in Two New Guinea
Highland Kinship Systems. In Gender and Kinship: Essays Toward a Unified Analysis,
J.F. Collier & S. J. Yanagisako, eds., pp.271-3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Artefacts of History: Event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Images, in Culture and
History in the Pacific, J. Siikala, ed., pp. 25-44. Helsinki: The Finnish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1990 One Man and Many Men. In Big Men & Great Men: Personifications of Power in
Melanesia, M. Goldelier & M. Strathern, eds., pp.197-2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四週 賽德克族/太魯閣族 (9月30日)
太魯閣族族群正名運動的政治經濟背景為何?此運動所提出界定「族群」的標準為何?當太魯閣族面臨外在社會的衝
擊時,「家」如何作為適應社會變遷的機制?賽德克族「織布產業」的發展為當地社會所帶來的轉機或影響為何?
必讀書目
王梅霞
2008 The Reinvention of Ethnicity and Cultur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tayal
and the Truku in Taiwan. 考古人類學刊 68︰1-44。
2010 從治病儀式看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情緒展演。刊於 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論文集,胡台麗、劉璧榛主
編,頁383-42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2 「文化動起來」︰賽德克族文化產業的研究。民俗曲藝176:233-286。
放映影片
霧社 川中島
延伸閱讀
王梅霞
2011 從小米到茶葉:賽德克族的經濟發展。發表於「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1年9月23-24日。台北:中央研究院。
2012a 儀式語言、觀念與意象︰賽德克族的宗教變遷。發表於「第一屆台灣研究世界大會」,2012年4月26-28
日。台北:中央研究院。
2012b 「人的感情像流動的水」︰太魯閣人的家與情感。發表於「什麼是家?」學術研討會,2012年7月3-5日。台
北:中央研究院。
山路勝彥 (張炎憲譯)
1986 臺灣泰雅賽德克族姻兄弟和己身孩子關係的認定,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論文集,黃應貴編, 頁599-
623。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簡鴻模
2002 祖靈與天主:眉溪天主堂傳教史初探。臺北:輔仁大學。
沈明仁
1998 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臺北:海翁出版社。
久部良和子
1990 賽德克人霧社群的祖靈觀。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介鱗 編著
1999 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件證言。台北:臺原出版社。
中川浩一、和歌森民南 合編
1997 霧社事件。臺北:武陵出版社。
曹秋琴
1998 Gaya:祭祀分食與太魯閣人的親屬關係。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國賓
1998 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太魯閣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藝鴻
2001 utux、gaga 與真耶穌教會. 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Kim, K.
1980 The Taruko and their Belief System. Ph.D Thesis: Oxford University.
Rosaldo, M. Z.
1980 Knowledge and Passion: Ilongot Notions of Self & Social Lif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skins, J.
1996 Headhunting and the Social Imagination in Southeast Asi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annell, F.
1999 Power and Intimacy in the Christian Philipin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maroff, Jean & Jone
2000 Millennial Capitalism: First Thoughts on a second Coming. Public
Culture12(2):291-343
Sahlins, M
1994 “Cosmologies of Capitalism: The Trans-Pacific Sector of “The World
System”, Culture/ Power/ History.

第五、六週 布農族 (10月14日)
布農人的基本文化分類觀念為何?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當地人如何透過原有的信仰或人觀來理解或轉化資本主
義?在當代新自由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布農人如何創造出新的「親屬」或「宗教」來因應變遷?
必讀書目
黃應貴
2012a 〈新自由主義下的原住民社會與文化〉。《台灣原住民研究學報》 2(1):1-26。
2012b 《「文明」之路》,第三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馬淵東一
1986 布農族親屬稱謂的奧瑪哈類型趨勢,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主編, 頁625-650。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閱讀
黃應貴
1984 東埔社布農人的家庭,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4:85-114。
1989 人的觀念與儀式: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177-213。
1991 Dehanin 與社會危機:東埔社布農人宗教變遷的再探討,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7: 105-
125。
1992 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3 作物、經濟與社會: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5:133-169。
1995 土地、家與聚落:東埔社布農人的空間現象, 刊於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編, 頁73-131。 台北,
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5 The “Great Men” Model among the Bunun of Taiwan, in Austronesian Studies
Relating to Taiwan, P.J. Li et al, eds., pp.59-107. Taipei, Nankang: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c Sinica.
1998 「政治」與文化: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 台灣政治學刊 3:115-193。
1999 時間、歷史與實踐: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 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 黃應貴編, 頁423-483。 台
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0 臺東縣史:布農族篇。 臺東:臺東縣政府。
2002 物的認識與創新 : 以東埔社布農人的新作物為例 刊於物與物質文化, 黃應貴編, 頁171-210。 台
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學術研討會
2006 布農族。 台北:三民
2012 《「文明」之路》,第三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丘其謙
1966 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佐山融吉
1919 蕃族調查報告書:武崙族前篇。 台北:臺灣總督府。
馬淵東一
1974 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一至第三卷。 東京:社會思想社。
1974 Ethnology of the Southwestern Pacific. Taipei: 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1986 臺灣中部土著族的社會組織,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 黃應貴編, 頁421-443。 台
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第七週 雅美族 (10月21日)
雅美人如何界定父系或母系?雅美人的「二元對立」觀念在不同情境中如何被實踐或轉化?當新的物質進入當地,文
化邏輯如何繼續被實踐?在觀光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當地的禁忌如何被維繫或改變?

必讀書目
王崧興
1986[1965] 非單系社會之研究。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編,頁565-597。台北:聯經。
李亦園
1960 Anito的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0: 4-56。
陳玉美
1994 論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從當地人的一組概念Nisoswan(水渠水源)與Ikauipong do soso(喝同母
奶)談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1029-1052。
1995 夫妻、家屋與聚落。刊於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頁133-16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6 文化接觸與物質文化的變遷:以蘭嶼雅美族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2): 415-443。
1999 時間、工作與兩性意象:蘭嶼Tao的時間觀。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主編,頁127-156。台北: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郁茜
2010 蘭嶼Tao族「交換」的再思考。東臺灣研究14:3-52。
延伸閱讀
蔣斌
1986 蘭嶼雅美族家屋宅地的成長、遷移與繼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8:83-117。
蔡友月
2009 達悟族的精神失序 : 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台北聯經。
衛惠林
1959 雅美族的父系世系與雙系行為團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41。
林衡立
1959 雅美族工作房落成禮。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109-138。
衛惠林、劉斌雄
1962 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一。
劉斌雄
1982 蘭嶼漁人社大船落成禮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4: 147-196。
鄭惠英
1985 雅美族的大船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7:95-155。
鄭惠英、董瑪女、吳玲玲
1986 野銀村工作房落成禮。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8:119-151。
陳敏慧
1987 從敘事形式看紅頭始祖傳說中的蛻變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3: 133-193。
楊政賢
1998 蘭嶼東清部落「黃昏市場」現象之探討──貨幣、市場與社會文化變遷。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
論文。
關華山
1988 雅美族的生活實質環境與宗教理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 143-175。
余光弘
1992 田野資料的運用與解釋:再論雅美族之父系世系群。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4: 48-75。
2004 雅美族。台北:三民書局。
余光弘、董森永
1998 臺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呂鈺秀
2004 達悟歌會中的音樂行為探討。發表於「2004蘭嶼研究群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南
港,2004年12月20日。
胡正恆
2004 蘭嶼始祖遷移記憶中的卜運磋商。東台灣研究9: 3-105。
夏鑄九、陳志梧
1995[1988] 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刊於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
1992,夏鑄九著。頁233-246。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張文傑
1990 排灣族與雅美族的農耕及生計適應──以士文村和朗島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舒梅
2000 流動的權力──以朗島村為例探討達悟族權力機制的形成與延續。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郁茜
2005 「交換」與「個人主義」:蘭嶼野銀聚落的例子。台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旭
1995 雅美族之住居文化及變遷。板橋:稻鄉出版社。
董森永
1997 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董瑪女編
1995 芋頭的禮讚。板橋:稻鄉出版社。
劉欣怡
2004 蘭嶼達悟(雅美)族的老人照護關係與社會界限之建構:護理人類學的民族誌研究。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稻葉直通、瀨川孝吉
1952[1931] 《紅頭嶼》。野人、姍姍譯。臺東:臺灣風物雜誌社。
蔡筱君
1997 達悟(Tao)人家屋空間之社會生產。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筱君、夏鑄九
1998 重讀達悟家屋:達悟家屋之空間生產。城市與設計學報4:37-89。
盧幸娟
2001 發展中的台灣原住民自治:以蘭嶼達悟族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鴻模 等
2004 當達悟遇上基督。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關曉榮
1991, 1992, 1994 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台北:時報。
夏曼藍波安
2003 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Mabuchi, Toichi
1956 On the Yami People. In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Vol. 1,
The Yami. T. Kano & K. Segawa eds. Pp. 1-18. Tokyo : Marugen.
de Beauclair, Inez
1960 Display of Wealth, Gift Exchange and Food Distribution on Botel Tobago.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8:185-210.
Benedek, Dezso
1990 The Songs of the Ancesto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ashiic Folklore.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第八週 賽夏族 (10月28日)
「賽夏族」這個族群在歷史文獻的分類中經歷哪些轉變?在不斷的遷移過程中,賽夏族如何透過儀式來界定不同的社
會範疇?矮靈祭的意義在傳統和當代的變與不變?「物質文化」如何作為歷史記憶的機制?在歷史脈絡中,相同的物
如何具有不同的意涵,不同的物又如何負載同樣的意義?
必讀書目
鄭依憶
1990 血緣、地緣與儀式:向天湖賽夏族的儀式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109-142。
2004 「族群關係」與儀式:向天湖賽夏族Pas-taai之初探, 收於儀式、社會與族群:向天湖賽夏族的兩個研究。
台北:允晨出版社。
胡家瑜
2004 賽夏儀式食物與Tatinii (先靈) 記憶: 從文化意象和感官經驗的關連談起。刊於物與物質文化, 黃應貴
編, 頁171-210。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學術研討會
胡台麗
1995 賽夏矮人祭歌舞祭儀的「疊影」現象,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9:1-27。
胡家瑜、林欣宜
2003 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177-214。
胡台麗
1994 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 中央研究院民學研究所集刊 84:61-86。
Suenari, Michio
1994 Sinicization and descent systems: the introduction of Ancestral Tablets
among the Puyuma and Saisiyat in Taiwan.

第九週 期中報告討論

第十週 期中課堂報告 (11月11日)

第十一週 阿美族 (11月18日)
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嗎?年齡組織如何作為歷史記憶的機制?在不同的生態環境和國家治理方式之下,阿美族不同聚落
如何呈現相異特性?當代文化資產認定風潮之下,對於阿美族社會的影響為何?
必讀書目
陳文德
1986 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41-80。
1989 阿美族年齡組制度的研究與意義,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05-144。
黃宣衛
1999 一個海岸阿美族村落的時間、歷史與記憶一一以年齡組織與異族觀為中心的探討, 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
黃應貴編, 頁485-539。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2 國家力量、區域型態與聚落性質,刊於「社群」研究的省思, 陳文德、黃應貴編, 頁227-263。 台北,南
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5 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放映影片
讓靈魂回家
延伸閱讀
張慧端
1995 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豐年祭的變遷,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50:54-64。
葉淑綾
2001 母親意象與同胞意理。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原英子
2005 台灣阿美族的宗教世界。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宣衛
2005 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台北:南天
人類學視界
2008 原住民智慧財產權專題。

第十二週 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 (11月25日)
噶瑪蘭族的性別意象在不同脈絡中如何被展現?撒奇萊雅族以什麼方式界定自己為一個族群?
必讀書目
劉璧榛
2006 生態復甦與社會再生產的性別政治:噶瑪蘭女人血的象徵實踐分析。台灣人類學刊4(1) :45-77。
2007 稻米、野鹿與公雞—噶瑪蘭人的食物、權力與性別象徵。台大考古人類學刊67 :43-70。
2010a 從部落社會到國家化的族群:噶瑪蘭人qataban(獵首祭�豐年節)的認同想像與展演。台灣人類學刊8(2)
:37-83。
2010b 噶瑪蘭人Saliman(獸靈)的社會想像:流動的男性氣概與男性權力。刊於宗教與儀式變遷:多重的宇宙觀
與歷史,Pamela J. Stewart, Andrew Strathern 及葉春榮主編,頁263-294。台北:聯經。
2010c 從kisaiz成巫治病儀式到當代劇場展演:噶瑪蘭人的女性巫師權力與族群性協商。刊於台灣原住民巫師與
儀式展演,胡台麗、劉璧榛主編,505-555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宣衛、蘇羿如
2008 文化建構視角下的 Sakizaya 正名運動。台大考古人類學刊68:79-108。
放映影片
我們是誰︰鳥踏石仔的噶瑪蘭
延伸閱讀
劉璧榛
2008 認同、性別與聚落:噶瑪蘭人變遷中的儀式研究。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清水純
2011 噶瑪蘭族:變化的一群人。詹素娟主編校,余萬居與吳得智翻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第十三週 卑南族 (12月2日)
Karuma(H)an是什麼?不同性質的Karuma(H)an如何具有不同意義?卑南族的會所制度和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有何異
同?卑南族的「家」和部落的關係為何?在當代情境之下,不同部落如何以不同方式進行文化復振運動?
必讀書目
陳文德
1998 起源、老人和歷史:以一個卑南族聚落對發祥地的爭議為例, 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 黃應貴編, 頁
343-379。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 「親屬到底是什麼?」:一個卑南族聚落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7:1-39。
2002 試論「社群」(Community)研究的意義:一個卑南族聚落的例子。刊於「社群」研究的省思,陳文德、黃
應貴主編,頁43-9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1a 人群互動與族群的構成:卑南族karuma(H)an研究的意義。刊於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
文集,詹素娟編,頁305-35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1b 文化復振?文化創造?以卡地布(知本)卑南人為例。臺東文獻(復刊)17:3-39。
Suenari, Michio
1995 Sinicization and descent systems: the introduction of Ancestral Tablets among
the Puyuma and Saisiyat in Taiwan
延伸閱讀
末成道男 (陳寶妃、黃宣衛 譯)
1986 臺灣卑南族親屬組織的傾向──以R村的過年儀禮和祖家祭祀為例,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 黃應
貴編, 頁479-539。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喬健
1986 卑南族呂家社祖家制度之研究,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 黃應貴編, 頁253-277。台北:聯經
出版事業公司。
陳文德
1989 ‘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季的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53-74。
2001 臺東縣史•卑南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2004 衣飾與族群認同──以南王卑南人的織與繡為例。刊於物與物質文化,黃應貴編,頁63-110。臺北: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0 巫與力:南王卑南人的例子。刊於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胡台麗、劉璧榛合編,頁135-187。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0 卑南族。 臺北:三民書局。
王端宜
1980 卑南族的織布和衣物。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1:41-66。
石磊
1983 卑南族的親屬制度。刊於國際中國邊疆學術會議論文集,頁1403-142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
宋龍生
1965 南王村卑南族的會所制度,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25/26:112-144。
1998a 卑南族。臺灣原住民文化基本教材(下冊),第八章。臺北:國立編譯館。
1998b 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志興
1997 南王卑南族人的海祭。臺東文獻 2:55-78。
洪秀桂
1976 南王卑南族女巫師。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9/40:28-57。
1981 南王卑南族成年儀禮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2:75- 94。
笠原政治 原著 陳文德 編註
2009[1980] 臺灣卑南族的兩個祭祀。東台灣研究13:95-138。(台灣プユマの二つの祭祀。刊於黑潮の民
族、文化、語言,黑潮文化の會編,頁150-182。東京:角川書店。)
陳玉苹
2001 先天的資格與個人的選擇──知本卑南人的階序與群體界線。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黃玉翎
1994 光復後有關卑南族研究的中文文獻探討。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刊 3: 179-194。
黃麗珍
2001 初鹿「卑南」人的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建次 (編譯)
1998 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支系口傳史料。臺北:晨星。
衛惠林
1962 卑南族母系氏族與世系制度。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9/20:65- 82。
Cauquelin, Josiane
1993 The Impact of Japanese Colonialism on Puyuma (Taiwan) Shamanism. In Shamans
and Cultures, M. Hopp’al and K.D. Howard, eds. Pp.97-104. Budapest: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rans-Oceanic Research.
1995 Systeme d’age chez les Puyuma. Austronesiens de Taiwan. L’Homme 134: 159-
170.
2004a The Aborigines of Taiwan. The Puyuma: From Headhunting to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RoutledgeCurzon.
Chen, Wen-Te (陳文德)
1998 The Making of a ‘Community’: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among the Puyuma of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Chiao, C.(喬健)
1985 Reference System and Culture Change: A Diachronic Account of the Rikavon
Puyuma unto the Fifties.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Border
Area Studies. Pp. 1423-1444. Taipei: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Press.
Mabuchi, T. (馬淵東一)
1976 Optional Cult Group Affiliation among the Puyuma and the Miyako Islanders.
In Ancestors. W.H. Newell, ed. Pp. 91-103. Mouton Publishers.


第十四週 鄒族、邵族 (12月9日)
鄒族的大社包括那些特性?大社和小社的關係為何?宗教和社會的關係為何?達邦和特富野不同的歷史過程如何影響
兩個部落的發展方向?邵族人透過什麼方式維持其族群認同?
必讀書目
王嵩山
1990 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9 阿里山鄒人的儀式活動、文化展演與社會,發表於「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 漢學研究中
心、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5月28日-30日。台北。
延伸閱讀
王嵩山
1995 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7 集體知識與文化重構:阿里山鄒人當代社會實踐之意義,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2:141-181。
2000 阿里山鄒人的儀式活動、文化展演與社會,發表於「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 漢學研究中
心、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5月28日-30日。台北。
2003 過去就是現在:當代阿里山鄒族文化形式的社會建構。臺北:稻鄉。
2004 鄒族。台北:三民。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2000 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 : 臺灣原住民特富野部落歷史文化的追溯。台北︰里仁。
2007 被遺忘的聖域 : 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台北︰五南。
Anderson, Benedict
1990 The idea of power in Javanese culture, in Language and power: exploring
political cultures in Indonesia, pp.17-77.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Errington, Shelly
1990 Recasting sex, gender and power: a theoretical and regional overview, in
Power and difference: gender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pp.1-58. Atkinson, J. &
Errington, S. (ed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dams, K.
1995 “Making-Up the Toraja? The Appropriation of Tourism, Anthropology, and Museums
for Politics in Upland Sulawesi, Indonesia”, Ethnology 21(2): 143-153.
Volkman, T.A.
1990 “Visions and Revisions: Toraja Culture and the Tourist Gaze”, American
Ethnologist 17(l): 91-110.


第十五週 排灣族 (12月16日)
排灣族「家」的性質為何?如何透過「家」的性質討論其貴族制度?貴族制度是否具有其動態性?排灣族與賽夏族對
於儀式展演是否具有不同的認知方式?在當代商品化的過程中,文化如何被重新詮釋與建構?
必讀書目
蔣斌
1983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1-48。
1999 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 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 黃應貴編, 頁381-421。 台北,南港: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蔣斌、李靜宜
1995 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 刊於空間、力與社會, 黃應貴編, 頁167-212。 台北,南港: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譚昌國
2001 祖靈屋與頭目家階層地位: 以東排灣土板村Patjalinuk為例的研究 刊於物與物質文化, 黃應貴編,
頁171-210。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學術研討會
胡台麗
2002 笛的哀思:排灣族情感與美感初探。刊於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胡台麗、許木柱、葉
光輝主編,頁49-85。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閱讀
衛惠林
1961 排灣族的宗族組織與階級制度,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71-108。
松澤員子 (張燕秋 等譯)
1986 東部族宗族親族──ta-djaran (一條路)之概念為中心,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編,
頁445-478。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唐美君(蔣斌 譯)
1986 來義村排灣族之離婚率與財產制度之關係, 刊於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 黃應貴編, 頁541-
551。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石磊
1971 筏灣: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莎莉
1993 排灣族的衣飾文化。台北:自立晚報。
林宗源
1965 大南魯凱族與來義排灣族的婚姻儀式,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25/26:145-57。
吳燕和
1965 排灣族東排灣群的巫醫與巫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0: 105-153。
1968 排灣兒童的養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0:55-107。
1993 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中研院民族所資料彙編第七號方。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
李亦園
1956 來義鄉白鷺等村排灣族的家族構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109-128。
許美智
1992 排灣族的硫璃珠。台北:稻鄉出版社。
許功明
1994 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
陳奇祿
1961 台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二種。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
系。
蔣斌
1992 排灣族的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上):1895-1971,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 24:27-47。
顧坤惠
2002 名、物與階序:西排灣Piuma的案例。“物與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
黃應貴
2002 關於情緒人類學發展的一些見解:兼評台灣當前有關情緒與文化的研究。新史學 13(3):117-149
Levi-Strauss, Claude
1987 The Notion of ‘House’, in Anthropology and Myth: Lectures 1951-1982, pp.151-
152. Oxford: Basil Blackwell.
Fox, J. J.
1993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Austronesian Houses: An Introductory Essay, in
Inside Austronesian Houses: Perspectives on Domestic Design for Living, J. J. Fox
ed., pp. 1-28.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Carsten, Janet and Stephen Hugh-Jones
1995 Introduction, in About the House: Levi-Strauss and Beyond, Janet Carsten and
Stephen Hugh-Jones eds., pp. 1-4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rrington, Shelly
1987 Incestuous twins and the house societies of insular Southeast Asia, Cultural
Anthropology 2(4):403-44.
Fox, James
1996 Introduction, in Origins, Ancestry and Alliance: Explorations in
Austronesian Ethnography, James J. Fox and Clifford Sather eds., pp.1-17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Grimes, Barbara Dix
1996 The Founding of the House and the Source of Life: two complementary origin
structures in Buru society, in Origins, Ancestry and Alliance: Explorations in
Austronesian Ethnography, James J. Fox and Clifford Sather eds., pp.199-215.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Levi-Strauss, Claude
1982 The Way of the Masks . (Chapter 13).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Waterson , Roxana
1990 The Living House: an Anthropology of Architecture in South-East Asia.
(Chpts. 4, 5, 6, 7, 8).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ng , Mei-chun
1973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Burial Custom and Funeral Rites of Lai-i: an
Aboriginal Village in Taiwan, in 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33/34:9-34.


第十六週 魯凱族 (12月23日)
如何透過「交換關係」來討論排灣族的貴族制度?在當代的傳統領域中,魯凱人與土地關係的變遷與重構方式?如何
透過魯凱人的人觀來探討族群關係?文化商品化的過程中,部落內部的衝突與整合過程為何?
必讀書目
許功明
1991[1987] 由社會階層看藝術行為在交換體系中的地位:以好茶魯凱族 為例, 收在魯凱族
的文化與藝術,頁1-34。台北:稻鄉出版社。
鄭瑋寧
2009 親屬、他者意象與「族群性」: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東台灣研究12: 27-68。
2010 文化形式的商品化、「心」的工作與經濟治理:以魯凱人香椿產銷為例。台灣社會學19:107-146。
台邦.撒沙勒
2008 傳統領域的裂解與重構︰Kucapungane人地圖譜與空間變遷的再檢視。考古人類學刊 69:9-46
蔣斌
2010 災難、文化與「主體性」莫拉克風災後的省思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412
放映影片
回家的夢︰好茶村的去從
延伸閱讀
王長華
1985 魯凱族階層制度及其演變:以多納為例的初步探討, 思與言23(2):25-40。
謝繼昌
1966 台東縣大南村魯凱族民族學調查簡報,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7:29-34.
1967 1967 大南魯凱族婚姻,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3:196-227。
1968 大南魯凱族家系之持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26:67-81。
衛惠林
1963 魯凱族的親族組織與階級社會, 中國民族學報3:67-83。
石磊
1972 魯凱族的親屬制度, 思與言9(6):18-19。
1976 臺灣土著族血親型親屬制度:魯凱排灣卑南三族群的比較研究。 台北,南 港: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
陳奇祿
1955 臺灣屏東魯凱族的家族與婚姻, 中國民族學報1:103-123。
喬宗忞
1990 魯凱族的經濟變遷與社會階層制度:以霧臺鄉大武村為例。 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第十七週 平埔族 (12月30日)
平埔族研究如何呈現台灣獨特的歷史脈絡下,族群互動過程所創造出來的文化?以「同化」觀點來解釋平埔族文化的
盲點為何?平埔族人在文化接觸過程中的主題性為何?
必讀書目
詹素娟
1998 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 刊於平埔族的區域研究論文集, 劉益昌、潘英海 編,頁29-59。 南
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葉春榮
1999 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 刊於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 徐正光、黃應貴編, 頁91-141。 台
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潘英海
1995 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刊於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 莊英章、潘英海編,頁235-256。 台北,南
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8 「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壺的信仰叢結」分布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刊於平埔族的
區域研究論文集, 劉益昌、潘英海編, 頁163-202。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國銘
1998 頭社夜祭與祀壺信仰初探, 臺灣風物48(1):63-136
延伸閱讀
Shepherd, John R.
1992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Marriage and Abortion Amo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Siraya. American
Ethnological Society monography series no.6 Arlington, VA: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詹素娟
1995 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 新史學6(4):127-163。
1995 詮釋與建構之間—當代「平埔現象」的解讀, 思與言34(3):45-78。
張隆志
1991 「上篇•平埔族研究與臺灣本土學術史」, 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一 一個清代臺灣 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
理解第一章、第二章,頁1-91, 台大文史叢刊87。 台北:國版委員會。
1996 追尋失落的福爾摩沙部落──台灣平埔族群研究的反思, 刊於台灣史研究一百年
──回顧與研究, 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辦, 頁257-272。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李壬癸
1992 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 臺灣風物42(1)211-238。
劉益昌
1995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關係初探, 臺灣風物45(3):75-98。
陳秋坤
1994 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74)。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洪麗完
1994 沙轆社(Salach)史之考察—以「祭祀公業遷善南北社」為中心, 刊於平埔研究論文集, 潘英海、詹
素娟編, 頁219-300。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鍾幼蘭
1995 「族群」與平埔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33:61-74。
潘英海
1987a 有關平埔族研究的西文文獻資料,刊於臺灣平埔族群研究書目彙編,莊英章編, 頁94-104, 中研院臺灣
史田野研究室資料叢刊之1。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7b 平埔族研究的困惑與意義一一從邵式柏的博士論文「十七及十八世紀臺灣拓墾中的漢番關係」談起, 臺灣
風物37(2):157-165。
1994 平埔研究的再思考與再出發—記「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 臺灣史研究1(1):166-170。
1998b 平埔學芻議, 發表於「探索台灣田野的新面向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北市七星水利
會田園文化基金會主辦, 5月5-8日。 宜蘭。
翁佳音
1988 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 刊於臺灣平埔族群研究書目彙編,莊英章編, 頁49-67。 中央研究院臺
灣史田野研究室資料叢刊之1。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2 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4): 145-188.
施添福
1990 清代臺灣「蕃黎不諳耕作」的緣由,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5 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刊於平埔研究論文集, 潘英海、詹素娟編, 頁301-332。台北,南港:中
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康培德
1996 Encounter, Suspicion and Submission—the experience of the Siraya with the
Dutch from 1623 to 1636,臺灣史研究3(2):195-216。
黃富三
1991 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 食貨11(1-2):19-36、72-92。
張素玢
1998 南崁地區的平埔族,刊於平埔族的區域研究論文集, 劉益昌、潘英海編, 頁61-96。 南投: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
詹素娟
1988 從中文文獻資料談平埔研究,刊於臺灣平埔族群研究書目彙編, 莊英章編, 頁1-15, 中研院臺灣史田野
研究室資料叢刊之1。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鍾幼蘭
1995 族群、歷史與意義—以大社巴宰族裔的個案研究為例。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
版)。
石萬壽
1984 台灣南部平埔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思與言 23(1):93-107。
李亦園
1985 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 收於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 頁49-76。 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
山海文化出版社(編)
1994 我們都是平埔族專輯, 山海文化雙月刊5。
干治士 (葉春榮 譯註)
1995 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 臺灣風物44(3):193-228。
中村孝志 (許賢瑤 譯)
1990 村落戶口調查所見的荷蘭之臺灣原住民族統治, 臺灣風物40(2):89-103。
石萬壽
1990 臺灣的拜壺民族。 臺灣:台原出版社。
林清財
1995 從歌謠看西拉雅族的聚落與族群,刊於平埔研究論文集, 潘英海、詹素娟編, 頁 475-498。 台北,南
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8 西拉雅族歌謠分佈與族群遷徙, 刊於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 劉益昌、潘英海 編, 頁203-
227。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第十八週 期末考 (1月6日)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時成績(課堂報告、討論、四篇書面報告) 
30% 
 
2. 
期中報告 
30% 
 
3. 
期末考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09  第一週 課程簡介 (9月9日) 
第2週
9/16  第二週 台灣南島民族導論 (9月16日)
如何將臺灣南島民族分類為「階級性社會」和「非階級性社會」?不同性質社會在歷史變遷過程中是否有不同的適應機制?「階級性社會」和「非階級性社會」的區分是否有其限制?你能夠提供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社會文化嗎? 
第3週
9/23  第三週 泰雅族 (9月23日)
日本殖民政策對於泰雅族社會的影響?gaga的多重意涵為何?在社會變遷過程中,當地人如何透過重新詮釋及實踐gaga來呈現其主體性?「紋面」與「織布」在傳統及當代社會所具有的意義為何?
 
第4週
9/30  第四週 賽德克族/太魯閣族 (9月30日)
太魯閣族族群正名運動的政治經濟背景為何?此運動所提出界定「族群」的標準為何?當太魯閣族面臨外在社會的衝擊時,「家」如何作為適應社會變遷的機制?賽德克族「織布產業」的發展為當地社會所帶來的轉機或影響為何?
 
第5週
10/07  第五、六週 布農族 (10月14日)
布農人的基本文化分類觀念為何?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當地人如何透過原有的信仰或人觀來理解或轉化資本主義?在當代新自由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布農人如何創造出新的「親屬」或「宗教」來因應變遷?
 
第6週
10/14  第五、六週 布農族 (10月14日)
布農人的基本文化分類觀念為何?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當地人如何透過原有的信仰或人觀來理解或轉化資本主義?在當代新自由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布農人如何創造出新的「親屬」或「宗教」來因應變遷?
 
第7週
10/21  第七週 雅美族 (10月21日)
雅美人如何界定父系或母系?雅美人的「二元對立」觀念在不同情境中如何被實踐或轉化?當新的物質進入當地,文化邏輯如何繼續被實踐?在觀光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當地的禁忌如何被維繫或改變?
 
第8週
10/28  第八週 賽夏族 (10月28日)
「賽夏族」這個族群在歷史文獻的分類中經歷哪些轉變?在不斷的遷移過程中,賽夏族如何透過儀式來界定不同的社會範疇?矮靈祭的意義在傳統和當代的變與不變?「物質文化」如何作為歷史記憶的機制?在歷史脈絡中,相同的物如何具有不同的意涵,不同的物又如何負載同樣的意義?
 
第9週
11/04  第九週 期中報告討論 
第10週
11/11  第十週 期中課堂報告 (11月11日) 
第11週
11/18  第十一週 阿美族 (11月18日)
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嗎?年齡組織如何作為歷史記憶的機制?在不同的生態環境和國家治理方式之下,阿美族不同聚落如何呈現相異特性?當代文化資產認定風潮之下,對於阿美族社會的影響為何?
 
第12週
11/25  第十二週 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 (11月25日)
噶瑪蘭族的性別意象在不同脈絡中如何被展現?撒奇萊雅族以什麼方式界定自己為一個族群?
 
第13週
12/02  第十三週 卑南族 (12月2日)
Karuma(H)an是什麼?不同性質的Karuma(H)an如何具有不同意義?卑南族的會所制度和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有何異同?卑南族的「家」和部落的關係為何?在當代情境之下,不同部落如何以不同方式進行文化復振運動?
 
第14週
12/09  第十四週 鄒族、邵族 (12月9日)
鄒族的大社包括那些特性?大社和小社的關係為何?宗教和社會的關係為何?達邦和特富野不同的歷史過程如何影響兩個部落的發展方向?邵族人透過什麼方式維持其族群認同?
 
第15週
12/16  第十五週 排灣族 (12月16日)
排灣族「家」的性質為何?如何透過「家」的性質討論其貴族制度?貴族制度是否具有其動態性?排灣族與賽夏族對於儀式展演是否具有不同的認知方式?在當代商品化的過程中,文化如何被重新詮釋與建構?
 
第16週
12/23  第十六週 魯凱族 (12月23日)
如何透過「交換關係」來討論排灣族的貴族制度?在當代的傳統領域中,魯凱人與土地關係的變遷與重構方式?如何透過魯凱人的人觀來探討族群關係?文化商品化的過程中,部落內部的衝突與整合過程為何?
 
第17週
12/30  第十七週 平埔族 (12月30日)
平埔族研究如何呈現台灣獨特的歷史脈絡下,族群互動過程所創造出來的文化?以「同化」觀點來解釋平埔族文化的盲點為何?平埔族人在文化接觸過程中的主題性為何?
 
第18週
01/16  第十八週 期末考 (1月6日)